
他曾经一手缔造了香港影视帝国,让无数明星红了脸。他曾向内地捐款数百亿港元,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影视大亨邵逸夫。1907年11月10日,邵逸夫在上海出生。他有八个兄弟姐妹,邵逸夫是第六大。。后来,他被尊为六叔。他的父亲在民国时期经营染坊生意,在上海工商界小有名气,所以家里比较富裕。。邵逸夫上中学的时候,家里买了一个叫学校舞台的剧场,他就从这里开始接触影视表演。。1923年,因为兄弟们都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,邵家逐渐衰落,邵家四兄弟都选择投身娱乐圈。1。后来,大哥邵人杰给兄弟俩起了几个外号,分别是醉翁老乡、山客、义夫,而邵义夫的渔名实际上就是邵仁冷。。邵逸夫中学毕业后,他开始在片场工作,兄弟俩事业蒸蒸日上。。
后来,天一影视公司成立,但当时他并不是唯一一家涉足影视行业的公司。过了很短的时间,邵氏兄弟就被几家老牌公司包围和打压。。为了生存,三弟邵仁美把邵逸夫带到新加坡发展。1924年,天一公司制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故事片《瞬间成佛》。这部电影的成功也鼓舞了兄弟俩。毕竟那个时代还是很落后的。。连投影仪都是手摇的。放了一整天的电影,让他们觉得浑身酸痛,但他们都坚持下来了。毕竟,每个老板都是从他的弟弟那里活下来的。如果有市场,你还怕以后没钱赚吗?。随着天一公司的资金越来越雄厚,1930年,邵氏兄弟公司买下了几家大型影院,开始每天放映自己的电影。。但那时候的电影还是很落后的黑白默片。邵逸夫修理公司能够发展很长一段时间,所以花了很多钱从美国购买录音设备。。但没想到在航行到美国的途中遇到了海难,整艘船都沉了。幸运的是,邵逸夫当时抱着舢板,活了下来。大难不死,必有后福。从美国回来后,邵逸夫带领团队拍摄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《白金侬》。。此片的播出直接奠定了邵氏兄弟在圈内的地位。经过几位兄弟的不懈努力,1937年,邵氏兄弟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越南等地拥有100多家电影院和9个游乐园,邵氏影视帝国初具规模。。但是后来,中国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。1942年,邵逸夫因宣传反日纪录片而被日军逮捕.幸运的是,邵先生两周后获释。由于战争,他的公司也被拆散了。。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和新中国的成立,邵逸夫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春天。。1957年,邵逸夫将工作重心从新加坡转移到香港。1958年,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。邵逸夫致力于在香港清水湾建造第一间邵氏影城,总面积达110万平方英尺,堪称东方好莱坞。。
随后,邵逸夫面向全社会招募人才,并吸引了一大批影视人才。无论是作词、作曲、演员,还是剧本,邵逸夫都亲自把关。。如果发现制作出来的影片有无法弥补的错误,与其让它上映,还不如把它烧掉。正是这样一种认真的工作态度,让邵氏电影迅速在香港娱乐圈站稳了脚跟。邹文华看了之后,知道自己在邵氏兄弟肯定是待不下去了。。甚至在和几个朋友一起创立嘉禾影视公司之后,邹文怀也让李小龙、成龙、洪金宝等人红了。当时李小龙的功夫电影里的包公真的给邵氏兄弟很大的压力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两者之间的竞争逐渐变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。黄百鸣等人创立了以喜剧片闪耀的新一城,邵氏兄弟也联手嘉禾来对付新一城。毕竟,做生意,没有永远的敌人,也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之后,80年代百花齐放,香港电影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。几家大的影视公司也赚得盆满钵满,但最让人佩服的还不是邵老师创立的影视帝国和他拍摄的经典之作。电影,而是他心中的一个默默捐款支持祖国发展的孩子。事上,邵先生早在1973年就成立了邵氏基金会。自一九八五年以来,他每年向内地捐款1亿元,支持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。。我们上学时看到的邵氏大厦,基本上都是少爷们投资建造的。。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,邵氏不仅存在于大陆,在西江、西藏等相对偏远的地区也有邵氏存在。。事上,1991年,这位少爷就曾亲自到过内蒙古。看到偏远地区的教育设施如此落后,他向内蒙古捐款16次,共计1.37亿港元。。数据是枯燥的,但它是最有说服力的。上世纪90年代初,江浙遭受罕见的台风和洪涝灾害时,邵先生曾一度资助150多所受灾学校。。2008年为汶川地震捐款1亿,2013年为雅安地震捐款1亿,其在内地教育投资和捐款总额达到50亿,历年来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捐款总额超过100亿。。邵先生曾说,中国强大的关键在于教育,在于人才的培养。把挣来的钱捐出去,在教育事业上做一些实事,是我最大的心愿。。然而时过境迁,邵先生辉煌的一生于2014年1月7日下午06时55分宣告结束,享年107岁。。